宫词

金莲步步响回廊,未到先闻宝串香。
知是六宫妃子至,殿前嘹亮奏笙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妃子出行的生动画面,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奢华与优雅的氛围。

前两句"金莲步步响回廊,未到先闻宝串香"通过声音和气味先声夺人:妃子穿着金饰绣鞋走在回廊上,脚步声清脆可闻;人还没到,身上佩戴的珠宝香囊的香气已经飘来。这里"金莲"既指精美的绣鞋,也暗含对妃子纤足的赞美。

后两句"知是六宫妃子至,殿前嘹亮奏笙簧"点明主角身份:一听这动静就知道是妃嫔驾到,殿前的乐师们立刻奏响笙簧乐器迎接。通过侍从们的反应,侧面烘托出妃子的尊贵地位。

全诗妙在: 1. 调动听觉(脚步声、乐器声)、嗅觉(香气)多感官描写 2. 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悬念式写法 3. 用侍从的快速反应,间接表现妃子威仪 4. "金莲""宝串""笙簧"等意象堆砌出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息

短短28字就勾勒出一个动态场景,让读者仿佛看到妃子袅娜而来的画面,听到环佩叮当的声响,感受到宫廷生活的精致考究。这种通过细节描写营造氛围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朱权

朱权(一一五五~一二三二),字圣与,号默斋,休宁(今属安徽)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调连山县尉兼主簿。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为会稽县丞。开禧元年(一二○五),监如皋县买纳盐场。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馀干县。十二年,监行在左藏东库,次年,充省试中门官、御试对读。十四年,监行在都进奏院。十五年,知惠州。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主管绍兴府千秋鸿禧观。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有《默斋文集》二○卷,已佚。事见《洺水集》卷一一《朱惠州行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