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杂咏七首 其二
祖龙没泗鼎,望气东南游。
属车五丈旗,日月悬九斿。
行谣仙真人,后乘载箜篌。
浮江下钱唐,波恶不容舟。
望祭大禹祠,远可见之罘。
勤铭李斯手,功德侈千秋。
东去射大鲛,山鬼遮马头。
万乘若云屯,千骑咽山丘。
焉知道傍客,目已无嬴刘。
属车五丈旗,日月悬九斿。
行谣仙真人,后乘载箜篌。
浮江下钱唐,波恶不容舟。
望祭大禹祠,远可见之罘。
勤铭李斯手,功德侈千秋。
东去射大鲛,山鬼遮马头。
万乘若云屯,千骑咽山丘。
焉知道傍客,目已无嬴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始皇巡游东南时的盛大场面,同时暗含对秦朝暴政的讽刺。
开头讲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带着豪华仪仗队到东南巡游。车队旗帜高耸,装饰着日月图案,随行人员唱着求仙的歌谣,还带着乐器箜篌。这里用夸张的排场描写,展现秦始皇的权势。
接着写他乘船南下,遇到钱塘江大浪险些翻船。然后去大禹陵祭祀,又远眺山东之罘山。这些细节让历史场景变得生动具体。
诗中提到李斯刻碑歌颂秦朝功德,但随后笔锋一转:秦始皇想射杀大鲛鱼(象征反抗力量)时,却被山鬼拦住去路。这里用神话意象暗示秦朝的统治并不稳固。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虽然秦始皇的军队像乌云一样多,挤满了山丘,但路边旁观的人早已看透,秦朝(嬴姓)和汉朝(刘姓)的兴衰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表达了在绝对权力面前,百姓早已看透历史轮回的智慧。
全诗用华丽铺陈与神话隐喻相结合,表面写秦始皇巡游的威风,实则暗讽暴政终将灭亡的历史规律,最后落脚在普通百姓超然的历史视角上,形成强烈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