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我(一九四一年)

似我真无计,齑盐每苦饥。
送穷韩子赋,乞食靖公诗。
骨肉风霜里,家园寤寐时。
徒然悲命遇,惭愧老亲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41年,作者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战乱年代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内心挣扎。

开头"似我真无计"直白地说自己毫无办法,就像被生活逼到墙角。"齑盐每苦饥"用每天只能吃咸菜充饥的细节,生动展现了物质极度匮乏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典很巧妙:韩愈写过《送穷文》,陶渊明(靖节先生)写过乞食诗,作者借这两位古人的遭遇,暗示自己和他们一样陷入贫困。但更痛苦的是,在寒风中思念离散的亲人,连做梦都想着破碎的家园。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明明知道抱怨命运没用,但想到辜负了年迈父母的期望,那种羞愧感像刀子一样扎心。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无力感特别打动人,让读者看到乱世中一个小人物的真实煎熬。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和你聊天时掏心窝子说话。它珍贵在记录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战时记忆——既要面对生存危机,又要承受精神上的自责,这种双重压力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