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

昔闻平原君,客皆趿珠履。
扶僵信百足,惭恩轻一死。
我适自齐右,振衣勤仰止。
言非公子封,乃故汉邑里。
停车三叹息,英雄殊尔尔。
能令千载人,闻其似者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平原君为引子,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现实落差中的感慨。

前四句写平原君的故事:他门下宾客穿着缀满珍珠的鞋子(显示尊贵),像百足虫一样扶持弱者(重义气),却因受恩而羞愧轻生(重名节)。这里用夸张的服饰和昆虫比喻,突出古人重情义的特质。

中间四句转到现实:诗人从齐地(今山东)来到平原县,却发现这里早已不是战国公子的封地,只是汉代留下的普通城邑。"振衣""停车"的动作描写,生动表现诗人追寻古人足迹时的郑重和失落。

最后四句是感慨:诗人对着遗迹连连叹息——如今的英雄和古人相比差太远了。但转念一想,光是听到和古人相似的名字(平原),就足以让后世人心生欢喜,说明真正的英雄气概能超越时空打动人心。

全诗妙在两层转折:先是用华美意象塑造古人形象,再用朴素现实形成反差;最后又从失望中提炼出希望——英雄精神永远值得追寻。这种对理想人格的呼唤,正是跨越古今的永恒主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