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每至南方览景物雅趣川泽秀丽者靡不赏玩移时也虽身居九五乐佳山水之情与众何异但不至旷日迟久有累居民耳所以一目即过者亦恐后人错借口实而不知所以然也至于茱萸湾之行宫乃系盐商百姓感恩之诚而建起虽不与地方官吏但

又驻塔湾见物华,先存蔀屋重桑麻。
惠风遍拂维扬市,沛泽均沾吴越家。
作鉴道君开艮岳,长嘘炀帝溺琼花。
浇胸经史安邦用,莫遣争能纵欲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一位皇帝在江南巡游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统治者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自我警醒。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

前半段写皇帝看到江南美景时的矛盾心理:他像普通人一样喜爱山水("乐佳山水之情与众何异"),但怕游玩太久会劳民伤财("有恐旷日迟久有累居民"),所以只是匆匆路过。特别提到茱萸湾行宫是盐商百姓自愿修建的,强调自己没有动用官府力量,体现爱民之心。

后半首七律则进一步展开思想:
1. 前两句写实景:在塔湾看到繁华市井,最关心的是百姓的茅屋和农桑生计,展现明君视角。
2. 三、四句用"惠风""沛泽"比喻皇恩,希望恩惠能覆盖扬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
3. 五、六句用历史教训自省:以宋徽宗修建艮岳劳民伤财、隋炀帝沉迷琼花奢靡亡国为反面教材。
4.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要用圣贤经典来治国("浇胸经史"),克制享乐欲望,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全诗亮点在于:
- 皇帝身份与普通人情感的融合
- 美景欣赏与民生关怀的平衡
- 通过历史典故进行自我警示
- 语言朴实但思想深刻,展现明君风范

最打动人的是皇帝那种"既要享受生活,又怕耽误国事"的真实心理,以及用历史教训时刻提醒自己的清醒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