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藏在树林中的高楼,以及从楼上看到的山景。诗人通过简单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感悟。
首联"出树有高楼,见山与额留"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树林中突现的高楼,楼名"见山"点明主题。一个"留"字暗示人与景的相互守望。
颔联"由来一合相,那问几经秋"富有哲理:山与楼自古就是一体("一合相"是佛教术语),何必计较经历了多少春秋?体现诗人超脱时间、物我合一的境界。
颈联"叠浪崖在其下,松涛窗外流"用动态描写增强画面感:崖石如浪在阶前重叠,松涛声像流水从窗外传来。这里将视觉与听觉打通,让读者身临其境。
尾联"如何僧绍后,不复觏潜修"突然转折:为什么在僧绍(南朝隐士)之后,就看不到这样潜心修行的人了?表面是怀古,实则暗含对当下世人追逐名利、失去隐居修心传统的感慨。
全诗亮点在于:
1. 由景入情,从具体楼景上升到人生思考
2. "叠浪""松涛"的比喻新鲜生动
3. 最后的历史典故不露痕迹地深化主题
4.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精心锤炼
诗人通过这座"见山楼",其实是在寻找现代人缺失的那份与自然融合、静心修行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