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潭

山行寻潺湲,曲折达石壁。
飞瀑排空行,横流跨山脊。
来如洪涛宽,去如巨壑窄。
穷源有万派,到地只一脉。
水德乃至柔,石性本无隙。
由来岁月久,遂致鬼神役。
蓄水成谾谼,穿石在涓滴。
往闻云雷屯,欲与蛟龙敌。
至今风怒号,落叶满崖赤。
浮岚远空尽,冻雪太始积。
喷沫散成丝,斜曛反相射。
宛尔垂长虹,半规堕寒碧。
地籁争喧豗,人间自寥阒。
默思沧溟深,浩浩云气白。

现代解析

好的,我用大白话给你分析这首《石板潭》:

1. 主题:这首诗写的是深山里一个叫“石板潭”的地方,重点刻画了瀑布冲蚀岩石形成奇观的景象,展现大自然柔中带刚的力量。

2. 结构:可以分成三部分:
- 找瀑布(前4句):诗人爬山找水声,拐来拐去终于看到石壁上的瀑布,像横跨山脊的白色绸带。
- 瀑布的力量(中间12句):
* 用对比写水势:来时像洪水般宽阔,落下时被峡谷挤成细流。
* 哲理点睛:水看起来软,石头看起来硬,但日积月累,水滴能凿穿石头,像有鬼神帮忙一样神奇。
* 环境烘托:用“风吼叶红”“积雪反光”“彩虹挂潭”等画面,突出瀑布周边的险峻瑰丽。
- 感悟(最后4句):在轰隆水声中,诗人突然觉得世界很安静,想到大自然像无边的云海一样浩瀚永恒。

3. 写作亮点:
- 动静结合:“飞瀑排空”是动态,“冻雪积压”是静态,画面更丰富。
- 比喻生动:把瀑布比作“洪涛”“长虹”,把水滴穿石说成“鬼神役”,很好懂。
- 哲理自然: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水石较量,让人自己悟出“坚持就是力量”。

4. 情感:表面写景,实际表达对自然的敬畏——看似柔弱的水能改变坚硬的山,时间的力量远超人类想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