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

维皇建有极,庚戌值时康。
二气迭敷宣,允若协雨旸。
季秋成物际,报祀礼有常。
扫地事明荐,穹庐列两行。
鼓钟宿在悬,玉帛灿成筐。
陶匏湛醴齐,大登具牛羊。
匪侈礼物丰,贵在诚意将。
今夕乃佳夕,天高露气凉。
微云散晻霭,众星罗纵横。
济济百执事,念兹靡或忘。
金门少焉辟,和鸾鸣声扬。
旂常纷左右,燔燎弥耿光。
宸旒俨祗肃,对越位中央。
八音倡律吕,佾舞节趋跄。
所举靡不修,所及靡不臧。
川岳永流峙,风云倏低昂。
神灵符肸响,鉴假达膻芗。
锡福何简简,降福何穰穰。
既灌𨽻雍彻,精诚合一堂。
愿祈亿万年,礿祀及蒸尝。
载歌周颂篇,庸拟被乐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皇家祭祀的盛大场景,核心是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和祈求国泰民安的愿望。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 祭祀准备(开头到"大登具牛羊")
写祭祀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吉时(庚戌年丰收时节),准备祭品(牛羊、美酒、玉器、丝绸),强调祭品不在奢华而在于心意真诚。用"扫地""穹庐"等词展现祭祀场所的庄重整洁。

2. 祭祀现场("今夕乃佳夕"到"佾舞节趋跄")
生动描写祭祀夜的景象:秋高气爽的夜晚,星辰满天,百官肃立。通过"和鸾鸣声扬"(车铃声)、"旂常纷左右"(旗帜飘扬)、"八音倡律吕"(音乐齐鸣)等细节,营造出庄严隆重的氛围。特别描写了皇帝(宸旒)虔诚肃穆地站在中央主祭。

3. 祈福环节("所举靡不修"到"降福何穰穰")
表达对神灵的祈愿:希望山河永固(川岳永流峙),祈求神灵感知诚意(神灵符肸响),赐予国家丰厚的福泽(锡福何简简,降福何穰穰)。

4. 结束仪式(最后六句)
描写祭祀尾声:完成献酒、撤馔等仪式,众人精诚合一。最后以周代颂诗作比,希望这样的祭祀能延续万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像电影镜头般展现祭祀全过程,从环境到人物动作都栩栩如生
- 情感真挚:虽为皇家仪式,但强调"诚心"重于形式
- 节奏把控:从准备时的肃穆,到仪式中的热烈,再到结束时的余韵,富有层次感
- 美好愿望:通过庄严仪式表达对国运昌隆、风调雨顺的期盼

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古代祭祀文化的庄严神圣,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诚意重于形式"的理念,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