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盛花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
寻常巷陌犹{上竹下替}绂,取次园亭亦管弦。
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结束后的太平景象,充满对安定生活的珍惜和喜悦。

前两句用"五代乱离"比喻长期战乱,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等到"云开见天"的和平时刻。这里用天气变化形象地展现社会变迁。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太平盛况:草木受到新雨露滋润般焕发生机,国家重新统一(车书万里指代统一);普通街巷又见官员服饰({上竹下替}绂指官服),随意走进哪个花园都能听到音乐声。这些日常细节生动展现了社会复苏的景象。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虽然人已年老,但和平年代的春天永远年轻。在莺啼花开的安宁日子里,可以无忧无虑地睡到日上三竿。这种闲适背后,是对来之不易的太平生活的满足。

全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通过鲜明的生活画面,传递出历经动荡后人们对和平的珍视。没有华丽辞藻,但寻常景物中饱含深情,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对太平生活的感恩与喜悦。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