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江山歌
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
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
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
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
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
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
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
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
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
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和钟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开头用"君不见"引出长江和钟山的雄伟景象:长江从岷山发源奔流不息,钟山山脉绵延三百里。接着描写云雾缭绕的地肺山(今南京紫金山),作者曾在此攀爬云松,远眺三茅峰,看到云雾化作江水,帆船如在明镜中航行。
随后赞叹这是天下第一的江山,提到宋代书法家吴琚曾为此题字。描写了西津渡的潮水、东海日出的壮丽,以及六朝古都的山影江声。用"左金右焦"形容金山和焦山像宫殿大门,仿佛诸侯朝拜的场面。
诗中穿插历史典故:用"大江东去"呼应苏轼的豪迈,称赞苏轼是古今无双的风流人物。提到中泠泉(天下第一泉)可以煮茶,但面对如此美景,却少有能写出好诗的人。最后感慨像杜甫、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已逝,江水淘尽英雄,古今才子都如长江水一去不返。
全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才子风流的向往,语言豪迈奔放,展现出开阔的胸襟和深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