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菊

东篱细蕊几黄昏,过却重阳开渐繁。
晓袂半沾和露采,吟杯初泛带香吞。
娱情不减陶潜兴,惜晚难同杜甫论。
短鬓经秋还耐否,一枝簪罢手重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前四句写菊花:东篱边的菊花在黄昏时分静静绽放,重阳节过后反而开得更加繁茂。清晨采菊时衣袖沾满露水,泡菊花茶时杯中飘着清香。这里通过"黄昏""露水""清香"等意象,营造出清幽淡雅的意境。

中间两句用典:赏菊的兴致不输给爱菊的陶渊明,但面对迟开的菊花,却难以像杜甫那样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的感慨。这里用两位著名诗人的典故,表达自己既享受当下,又对时光流逝有所感触的复杂心情。

最后两句抒情:看着镜中秋风吹白的短发,不知还能否像年轻时那样簪菊自娱。簪完菊花后忍不住反复抚摸,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淡淡忧伤。全诗以菊花为媒介,将写景、用典、抒情自然融合,表达了人到暮年时既珍惜当下美好,又难免感怀岁月的微妙心境。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