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斋归

出门一步即相思,依旧崎岖冷独支。
只雁负霜沙上至(时光公从堡中来),野僧将月杖头随。
总来雪窖堪长往,那见龙津更不离。
归到柴扃閒未掩,啾嘈寒雀共论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雪斋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独、寒冷和对自然的深刻体验。

首句“出门一步即相思”,表达了诗人刚出门就开始思念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可能是因为寒冷和孤独的旅途让他心生眷恋。接下来的“依旧崎岖冷独支”,则进一步描绘了路途的艰难和寒冷,诗人独自支撑着前行,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只雁负霜沙上至”和“野僧将月杖头随”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一只大雁背负着霜雪飞过,野外的僧人带着月色和手杖行走,这些画面都透露出一种冷清和宁静的氛围。

“总来雪窖堪长往,那见龙津更不离”这两句,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习惯了这种寒冷和孤独的环境,甚至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可以长久持续。而“龙津”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美好的地方,诗人认为即使有更好的去处,自己也不会离开现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归到柴扃閒未掩,啾嘈寒雀共论诗”,诗人终于回到家中,柴门虚掩,寒冷的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唤。诗人似乎与这些麻雀共同分享着诗意的时刻,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孤寂的旅途中的心境,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人不仅描绘了外在的寒冷和孤独,更通过内心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