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府公宴次太守韵二首 其二

昔年氶召趍京国,曾听东华晓漏传。
廊庙夔龙新黼黻,藩垣方虎旧旬宣。
朝回青琐依丹地,酒赐黄封下九天。
此日江城迎凤诏,白头犹得预华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官员回忆过去荣耀、感慨当下境遇的作品,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生的起伏。

前四句回忆辉煌过去:诗人年轻时曾被召入京城任职,听过皇宫报晓的钟声("东华晓漏"指宫廷计时器)。那时朝廷里都是像古代贤臣夔龙那样的新贵,地方上也有像周宣王时期方叔、召虎那样的能臣在治理边疆。这里用历史名人比喻当时的精英团队,暗示自己曾身处核心权力圈。

中间两句写当年风光:下朝后能走在皇宫的红墙边("青琐""丹地"代指皇宫),还能喝到皇帝赏赐的御酒("黄封"特指宫廷酒)。通过这两个特权细节,生动展现了作者曾经的显赫地位。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如今年老在江城(地方城市)迎接朝廷诏书,白发苍苍还能参加豪华宴会。表面看是庆幸自己仍有价值,实则暗含心酸——从中央重臣变成地方陪客,用"白头"与开头的"昔年"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岁月变迁带来的落差感。

全诗像一部微缩的人生纪录片:用皇宫钟声、御酒等具体意象让读者看到权力中心的奢华,再用江城宴会这个平凡场景作对比,让人自然感受到作者"英雄迟暮"的复杂心情。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看似感恩,实则藏着对往昔荣光的无限怀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