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西厦时洪武丙寅沿海筑城

床头鸱卧久空金,壁上蜗行尚有琴。孺子成名狂阮籍,霸才无主老陈琳。

虹霓气冠登莱市,蝙蝠群飞顾陆林。环海烟沙翻万锸,连村霜月抱孤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沿海筑城的场景,通过七个画面展现了动荡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困境与百姓的苦难。

开头用"床头鸱卧"(猫头鹰停在床头)和"壁上蜗行"(蜗牛在墙上爬行)两个意象,暗示家徒四壁的贫困处境,但主人仍保留着琴(象征文人风骨)。接着用阮籍和陈琳两个历史人物,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阮籍借酒装疯,陈琳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

中间两句用夸张手法描写社会动荡:登莱市集上弥漫着如虹霓般的肃杀之气,顾陆林间蝙蝠群飞暗示世道昏暗。最后落笔到现实场景:海边烟尘中无数铁锹翻飞筑城,月光下百姓只能裹着单薄被子过夜,形成宏大的社会图景与渺小个体的强烈对比。

全诗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透露出无奈与悲悯。比喻生动(如蝙蝠喻小人),对比鲜明(如"虹霓气"与"霜月"冷暖对照),在沉郁中见深刻。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