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画面感,描绘了牡丹的绝美姿态和艺术价值。
前两句把牡丹比作"半醉的西施"——西施是古代美女,这里形容牡丹像微醉的美人,在晨光中晕染出娇艳的妆容。"天香一夜染衣裳"说它的香气如此浓郁,仿佛一夜之间就能浸透衣裳。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让读者感受到牡丹的艳丽与芬芳。
后两句转向艺术创作。诗人说面对这样美的牡丹,画家们犹豫不决("踌蹰"),想要画出它无穷的神韵,但谁能继承宋代画牡丹的高手赵昌的笔法呢?这里既赞美了牡丹难以描绘的美,也表达了对高超画技的向往。
全诗妙在:
1. 用美人醉酒比喻牡丹的娇艳
2. 从看花联想到画花,自然过渡
3. 通过对比赵昌,突出牡丹的艺术价值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观察到感叹的完整情感表达
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特别美的景色会想"这得用多好的相机才能拍出来",古人看到绝美的牡丹时,也会感叹"这得用多好的画技才能画出来"。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