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文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精神追求。
开篇"闭门写作,谁说山溪简陋"直接点明主题:虽然住在简朴的山里,但专注于写作的生活并不低贱。这里用反问语气,表现出对世俗眼光的蔑视。
"闲躺看重精神修养,谁说外表消瘦"继续用对比手法,说明内心充实比外表光鲜更重要。作者认为只要内心坦荡("问心无愧"),简陋的生活反而更高尚。
"见识比江海更深,胸怀比宇宙更广"这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强调精神境界的宏大。虽然住在山里,但思想深度和胸襟气度远超常人。
最后通过"邻家女盲目模仿别人,渔夫追逐腥臭"的对比,讽刺世俗的肤浅。而作者选择在松树下静坐,让清风吹拂衣袖,这个画面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清雅脱俗。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山中日常的描写,传递出"精神富足胜过物质享受"的生活哲学。作者用身边景物作比,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平和。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