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槐迳弟赋亦爱

无私天地情,物我岂殊形。
此事关方寸,何人立户庭。
一琴调舜曲,半壁写西铭。
万虑境常适,谁能羡独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核心思想:诗人认为天地对万物都是公平的("无私天地情"),人和自然本质上没有区别("物我岂殊形")。真正重要的不是外在物质,而是内心的修养("此事关方寸")。

2. 生活态度:诗中用两个典故展现理想生活——弹奏舜帝的《南风》曲代表追求高尚情操,"西铭"指宋代哲学家张载的文章,代表安贫乐道。诗人认为保持这种心境("万虑境常适"),比刻意标榜清高("独醒")更有意义。

3. 现实启示:诗人反对刻意划分界限("何人立户庭"),主张打破人与自然的隔阂。这种思想对现代人很有启发——当我们不再用功利心看待世界,就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获得内心的安宁。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哲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以平常心看待万物,在简单生活中获得精神自由。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帮助我们缓解焦虑,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薛嵎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