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感谢朋友季平题写"澹定村"三个大字和一副对联的赠礼。全诗用简单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感激之情。
前两句写季平题写的"澹定村"三个大字气势恢宏,将永远留存在这个村庄,受到万人敬仰。"千秋"和"万灵尊"这样的词突出了题字的不朽价值。
后两句是作者的愿望:希望将来能把这里改名为"和平里",让季平的墨宝和历代名贤的题字一起流传后世。"雪爪痕"这个比喻很生动,把名人的题字比作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包含了三重情感:对朋友书法造诣的钦佩、对这份礼物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待。诗人用"澹定"与"和平"这两个充满禅意的名字,寄托了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