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陈芷公兼悼宗锦世兄

荀氏有八龙,君家少其一。
七星看伴月(君七男一女,时号七星伴月。),承欢同绕膝。
顷岁月光掩,伤春集正刻⑴。
客秋一星沈,夺锦编又勒⑵。
孟郊哭子哀,写怀曾纵笔。
父子有天性,情固难自克。
不才且酸辛,矧乃才俊逸。
吾谓君莫悲,君门方盛极。
有子总师干,有子勤吏职⑶。
群季亦闻人,诗书状行色。
兰桂满庭前,英英并秀出。
君更寿而康,等身勤著述。
天地无全美,三多况已得。
达哉漆园叟,彭殇皆俦匹。
释氏重真性,久存非物质。
尼山有至言,闻道死何恤。
修短有定分,奈何自恻恻。
老我颓唐甚,思抽惭乙乙。
一言聊慰君,色空傥可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陈芷公的慰问信,同时悼念陈芷公去世的儿子宗锦。全诗用温暖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又劝慰生者看开生死。

诗歌开头用"荀氏八龙"的典故(东汉荀淑有八个儿子都很优秀),说陈家虽然少了一个儿子,但仍有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七星伴月"的比喻),原本家庭美满。接着笔锋一转,写明月被云遮蔽、春天充满伤感,暗示陈芷公痛失爱子。

作者理解这种父子天性的悲痛难以克制,但他劝朋友不要过度悲伤:陈家其他儿子都很出色,有的领兵打仗,有的勤于政务,个个才华横溢。家庭如同满园兰桂,生机勃勃。陈芷公本人健康长寿,著作等身,已经拥有常人难及的福气("三多"指多福多寿多子孙)。

最后用庄子"生死本无差别"和孔子"明白真理就不怕死"的思想开导朋友:寿命长短自有天定,不必过分悲伤。作者自谦年老才思迟钝,但仍希望朋友能看透"色即是空"的佛理,从悲痛中解脱。

全诗亮点在于:
1. 善用比喻(七星伴月、兰桂满庭)描绘家庭美满
2. 哀而不伤,既有真挚同情,又充满智慧开导
3. 融合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安慰友人
4. 在劝慰中自然流露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