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扶风乔木夏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主要描述了诗人读完《杨太真外传》后的感慨。我们一起来逐句分析:

1. 扶风乔木夏阴合:这句描绘了陕西凤翔附近的扶风地区,在夏天的时候,合欢树的叶子密集,树阴广阔。这里用“乔木”暗示了古代的景象,给人以古朴、苍凉的感觉。

2. 斜谷铃声秋夜深: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到陕西斜谷,在秋天的夜晚,传来了铃声。这里的“斜谷”也是古代著名的地方,而“铃声”则像是历史的回响,增添了一丝哀愁。

3. 人到愁来无处会:这句直接表达了一种愁绪难以排解的情绪。诗人读完关于杨贵妃的故事,内心的愁苦无处安放,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

4. 不关情处总伤心:最后一句强调了即使在那些不涉及情感的地方,也总能找到引起悲伤的原因。这说明诗人在读《杨太真外传》时,内心的哀愁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因读《杨太真外传》而引发的深刻哀愁与感慨。作者不仅在描写自然美景,更是在借景抒情,突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诗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愫。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