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凤凰比喻高尚的人,讽刺了那些平庸之辈。
前两句说:现在眼前这些鸟(比喻俗人)哪个不是满身腥臭?只有吃竹子的凤凰(比喻清高的人)才配得上天的眷顾。这里用"腥膻"形容庸俗之人的低劣,用"竹食"突出凤凰的高洁。
中间四句赞美凤凰:它具备七种美德(比喻品德高尚),羽毛华美得让人争相观赏。不像某些人只知道吹捧孔子("楚客誇尼父"的典故),而凤凰的鸣叫就像舜帝的琴声一样动人。这里用典故对比突出凤凰的与众不同。
最后两句是警告:告诉那些猫头鹰(比喻小人)别在那嘲笑,好好看看凤凰是如何在高空翱翔的。用"千仞"(极高处)形容凤凰的境界是小人难以企及的。
全诗通过凤凰与凡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小人的不屑。语言生动形象,用典自然,在赞美凤凰的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