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可读联

折汉廷槛,攀鼎湖弓,一疏千古,一死千古;
湘累哀吟,卫史尸谏,我悲先生,我愧先生。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清朝官员吴可读的。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用两个历史典故赞美吴可读的刚直:
1."折汉廷槛"说的是汉代朱云冒死进谏,把皇宫栏杆都折断了,比喻吴可读像朱云一样敢于直言。
2."攀鼎湖弓"用黄帝乘龙升天的典故,暗指吴可读为劝谏皇帝而死。
"一疏千古,一死千古"是说他的奏章和死谏都将流芳百世。

下联用两个对比表达复杂情感:
1."湘累哀吟"指屈原投江,说吴可读像屈原一样怀着忧愤而死。
2."卫史尸谏"讲卫国史官以死进谏,称赞吴可读用生命劝谏的壮举。
最后"我悲先生,我愧先生"既表达哀悼,又暗含自愧不如的复杂心情。

全联通过历史典故的对比运用,既歌颂了吴可读的忠烈,又流露出作者既敬佩又自惭的复杂情感。用典虽多但意思明确,四个"千古"和四个"先生"的重复使用,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