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宝应
重岩烟霭合,宝閤春风暮。
山深月影迟,坐久识归路。
伊昔府中彦,征骖同夜驻。
徂年能几时,变灭等轻雾。
禅房伴茗饮,岂待酒中趣。
卧来清不寐,瘦鹤惊宿露。
黎明觅旧题,松间宛如故(又作已复等惊雾)。
山深月影迟,坐久识归路。
伊昔府中彦,征骖同夜驻。
徂年能几时,变灭等轻雾。
禅房伴茗饮,岂待酒中趣。
卧来清不寐,瘦鹤惊宿露。
黎明觅旧题,松间宛如故(又作已复等惊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宝应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活动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写景:暮色中,重重山岩被烟雾笼罩,春风轻拂寺庙。因为山深,月亮升起得晚,诗人静坐许久,渐渐认出了回去的路。这里用"烟霭合""月影迟"营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暗示诗人内心的沉思状态。
中间四句转入回忆:当年和同僚们曾一起在此驻马夜宿。诗人感叹时光飞逝,那些往事就像轻雾一样消散无踪。"变灭等轻雾"这个比喻很生动,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人事易变的惆怅。
后六句写当下体验:诗人在禅房品茶(不同于饮酒的喧闹),享受清雅的趣味。躺着睡不着,看见瘦鹤被夜露惊醒。天亮时寻找以前题写的诗句,发现松树间的字迹依然如故。这里"瘦鹤惊宿露"的细节特别传神,既写出夜晚的静谧,又暗含诗人敏感的心境。最后发现旧题"宛如故",与前面"变灭等轻雾"形成对比,暗示自然景物比人事更恒久。
全诗以时间为主线,从傍晚到黎明,将眼前景、过去事、当下情自然串联。语言清新朴素,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轻雾""瘦鹤"等意象,把人生感慨表达得含蓄而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静谧中体悟生命的氛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