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南塘至花山触目感怀口占以当鄙谚四首 其二

灾馀仍虑复为灾,鱼鳖残生大可哀。
圣主何曾忘海角,潮神前月受封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灾后人们依然担忧再次受灾的情景,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

首句“灾馀仍虑复为灾”,直接点明灾后人们的心有余悸,担心灾难再次降临。这种反复的忧虑,反映了灾民在经历灾难后心理上的脆弱和不安。

第二句“鱼鳖残生大可哀”,用“鱼鳖”来比喻受灾的百姓,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灾难中艰难求生的状态。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灾民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

第三句“圣主何曾忘海角”,提到皇帝并没有忘记偏远地区的百姓,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统治者关怀的期待。

最后一句“潮神前月受封来”,引入“潮神”这一神话元素,暗示通过祭祀和封神,人们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平息灾难,保佑平安。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灾后人们的忧虑、同情和对平安的祈愿,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