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灵隐寺一带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赞叹。全诗语言清新,画面感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首联"越岭来探海内奇,湖光山色两相宜"开门见山,写作者翻山越岭来探寻这处天下奇景,西湖的波光与群山的翠色相得益彰。"海内奇"三字点明灵隐寺的独特地位。
颔联"泉流不异临川日,石老犹怀未凿时"用拟人手法写景:泉水千百年来始终清澈如初,古老的岩石仿佛还保留着未被人工开凿时的原始模样。这里暗含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
颈联"鱼梵悠扬清晓发,绮罗杂遝夕阳迟"转入人文景观:清晨能听到僧人诵经声(鱼梵指木鱼和诵经声)悠扬回荡,傍晚可见衣着华美的游人络绎不绝。一动一静,一朴一华,形成有趣对比。
尾联"新逢宸翰褒岩壑,千古云林道可期"提到皇帝新题的墨宝(宸翰)赞美这里的山岩溪谷,而千年古寺(云林是灵隐寺别称)传承的禅意更令人向往。将皇家赏识与佛教文化并提,升华了主题。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远山近湖的大全景,推到泉石的特写,再捕捉晨钟暮鼓中的游人,最后以皇帝题字作结。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展现了灵隐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文化魅力,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