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归

洛浦残芳尽,来寻关塞春。
青林横石阁,翠壁涌金人。
涧草薰衣晚,松风落面新。
愁驱向城骑,还踏九衢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龙门游玩归来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愁绪。

开头两句"洛浦残芳尽,来寻关塞春"是说洛阳水边的花已经凋谢,诗人来到边关寻找春天的踪迹。这里用"残芳尽"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而"寻春"则表现了对新生的渴望。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途中的景色:青翠的树林中横着石砌的楼阁,苍翠的山壁上仿佛涌现出金人(可能是阳光照射的效果)。傍晚时分,溪边的野草香气沾染了衣衫,松林间的清风拂面而来,带来清新的感受。这些描写充满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带着愁绪骑马回城,重新踏上繁华街道的尘土中。这里的对比很强烈:前面是清新自然的山水,后面是喧嚣尘世,暗示诗人虽然喜爱自然,却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用简洁优美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与城市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完美景不得不回到现实"的惆怅,这种感受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