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君山睡未醒,春来啼鸟唤。
溪雨浣尘颜,螺髺欣新盥。
晓日烘睛窗,流光辉几案。
萝幔引清风,瓠壶坠花片。
起烹白龙牙,泥炉手自扇。
饮罢尚留香,一读五柳传。
清旷独倚栏,寡偶若世判。
幽思托微吟,倏焉白日晏。
曳杖倚柴门,红霞照皱面。
昏眼老转明,炊烟起近远。
荒径疲牛归,新月来相见。
爱此江村幽,穷居亦欢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苏醒的画面
开头用"君山睡未醒"的拟人手法,描写春天清晨山峦朦胧、鸟儿啼叫唤醒大地的生动景象。溪水洗净尘埃,连发髻都像被清新空气洗过一样,展现雨后乡村的洁净感。

2. 闲适的日常生活
诗人用"晓日烘晴窗"、"萝幔引清风"等细腻描写,展现阳光透过窗户、微风吹动帘幔的温馨场景。自己煮茶(白龙牙是茶名)、扇火烹茶的细节,传递出慢生活的惬意。

3. 精神世界的寄托
喝茶读书时选择《五柳传》(陶渊明传记),暗示诗人向往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清旷独倚栏"等句表现了他享受孤独、超脱世俗的心境。

4. 时光流转的感悟
从清晨到黄昏("倏焉白日晏"),诗人静静观察红霞映面、炊烟升起、老牛归家、新月初升的全过程,这种对日常细节的专注,体现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5. 隐居的满足感
结尾直接点明"爱此江村幽",即使生活清贫(穷居)也感到快乐,表达了甘于平淡、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全诗就像一组慢镜头,通过清晨煮茶、倚栏读书、黄昏观景等生活片段,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质朴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简单生活中蕴含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