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看透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豁达心态。
前两句"早知无廊庙,胡不素丘园"意思是:早知道在朝廷做官没有出路,当初为什么不直接选择简朴的田园生活呢?"廊庙"指朝廷,"丘园"指乡村田园,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的后悔与醒悟。
后两句"挥手谢世氛,保此中夜存"是说:挥手告别世俗的纷扰,在深夜独处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世氛"指世俗的喧嚣,"中夜"指深夜,这个时间点暗示诗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反思人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幡然醒悟后的洒脱。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在经历世事沉浮后都会有的感悟:与其在名利场中挣扎,不如回归简单生活。特别是"挥手"这个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与过去决绝告别的姿态,而"中夜存"则体现了在独处中坚守本心的可贵。这种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