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山

返景依山尽,秋光入浦残。
露零寒芷白,霜重晚枫丹。
素发予飘梗,沧洲尔纫兰。
瑶琴多古调,相对不烦弹。

现代解析

《凤栖山》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夕阳的余晖渐渐消失在山后,秋日的风光也在水边慢慢褪去。寒露打湿了白色的芷草,浓霜染红了傍晚的枫叶。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日的萧瑟与绚丽,既有寒意,又有温暖,形成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到自己的白发,感叹自己像飘零的草梗一样漂泊无依;而“沧洲”(指隐士居住的地方)的你却像佩戴兰草的隐士,超然物外。最后两句说,瑶琴里藏着许多古老的曲调,但此刻我们相对而坐,无需弹奏,心意已相通。这里既表达了知音相逢的默契,也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秋日的寂寥与隐逸的洒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