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穿行山峡时的壮丽景色和独特体验,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青翠的山岭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形状奇特的山峰让人眼花缭乱。诗人在弯曲的峡谷中穿行,云雾缭绕,甚至打湿了衣带。这里用"眩百怪"形容山峰千奇百怪的造型,用"云气满衣带"这样具体的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山间云雾的浓重。
中间六句是细腻的特写镜头:盛夏时节草木茂盛,层层叠叠生长在幽暗的山谷里。有人家建在陡峭的岩壁上,清澈的泉水冲刷着溪石。高处传来鸡鸣声,飞鸟消失在夕阳余晖中。这些画面有静有动,"石泉漱清濑"的"漱"字用得特别传神,让人仿佛听见泉水冲刷石头的哗哗声。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受:虽然爬山很累,但眼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敞开衣襟享受山风,侧耳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这里的"登顿疲"和"心目快"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再辛苦也值得。"天籁"指大自然的声音,这个结尾让整首诗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一组山水画卷,从远到近,从看到听,全方位展现了山峡的壮美。诗人用行走的视角,带着读者一起体验登山的过程,既有视觉的震撼,也有身体的感受,最后升华为心灵的愉悦。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个人体验完美结合的手法,正是古典山水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