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咏梅) 其四 (为丙辰(1916)年诗作。)

空山有客坐横琴,叠叠梅花逸韵侵。
弄影巡檐时索笑,噙香据石发狂吟。
春魁独占群芳谱,阳气光回数点心。
岁序鸿钧初转律,霜禽解冻变新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山幽谷中,一位隐士与梅花相伴的唯美画面,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报春的生机。

首联"空山有客坐横琴,叠叠梅花逸韵侵":空寂的山谷里,一位隐士正在抚琴,四周层层叠叠的梅花散发着清雅的芬芳,仿佛连琴声都浸染了梅香。这里用"逸韵"二字,既指梅花的香气,也暗喻隐士高洁的情操。

颔联"弄影巡檐时索笑,噙香据石发狂吟":梅花的身影在屋檐下摇曳,像是在逗人发笑;诗人含着梅香,倚靠山石放声吟诗。这两句生动展现了人与梅花的亲密互动,"狂吟"二字更突显了诗人陶醉其中的忘我状态。

颈联"春魁独占群芳谱,阳气光回数点心":梅花是百花之首,率先报告春天的到来。它就像黑暗中的几点光亮,预示着温暖的阳气即将回归大地。"数点心"既指枝头绽放的几朵梅花,也暗喻希望的火种。

尾联"岁序鸿钧初转律,霜禽解冻变新音":季节开始轮转,掌管自然的神(鸿钧)开始谱写新的乐章。连被霜冻住的鸟儿也开始鸣叫,发出春天的声音。这里用"解冻"二字,既写实景,也象征着寒冬即将过去。

全诗以梅花为媒介,通过视觉(弄影)、嗅觉(噙香)、听觉(新音)等多重感官描写,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横琴""狂吟"等动作,含蓄地表达了对梅花品格的赞美和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最妙的是将梅花比作"数点心",这个新颖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深意,让整首诗在典雅中透着灵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