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蛟亭 其二

擘石斗雷霆,蛟乎尔□怒。
会当捲银河,凌空泻甘澍(同上书册三页一六○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充满动感和力量感。

前两句"擘石斗雷霆,蛟乎尔□怒"像电影特写镜头:雷电劈开巨石,蛟龙在暴怒中翻腾。诗人用"斗"字让雷电和蛟龙仿佛在激烈搏斗,缺失的字更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可能是蛟龙咆哮或挣扎的拟声词。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狂暴转向救赎:"会当捲银河,凌空泻甘澍"。这里蛟龙不再发怒,而是化身救世主,它卷来银河之水化作甘霖普降人间。"甘澍"指及时雨,暗示这场暴雨最终带来的是生机而非灾难。

全诗短短20字完成三次转折:雷电破石的骇人画面→蛟龙暴怒的窒息感→最终化作滋润万物的及时雨。这种"破坏-重生"的戏剧性转变,展现了自然界毁灭与创造并存的永恒规律。诗人可能借此隐喻:生活中的磨难终将带来新的希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蛟龙"这个意象的转变,从发怒的破坏者变成施雨的造福者,这种反差让诗歌更具哲理深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暴戾可化为祥和"的辩证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