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他集互见诗)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寄给好友秦观(字少游)的一封信,用美食表达思念之情。全诗就像一份"美食快递单",苏轼把扬州特产打包寄给远方友人,字里行间都是烟火气与真性情。

开头四句直接甩出四道硬菜:用陈年美酒腌制的鲜鲫鱼、膏黄饱满的紫壳螃蟹、春天嫩得入口即化的莼菜、比肉还肥美的早春姜芽。这些食材描写极具画面感,"脂填腹""活如酥"等形容让人隔着文字都能闻到香味。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说像鹌鹑蛋这种普通食材不值一提,但扬州人擅长用瓶瓶罐罐腌制保存食物,这种传统手艺很有意思。这里既展现了市井生活智慧,又暗含"虽然东西普通但代表我心意"的潜台词。

最后两句最妙:用"千里送鹅毛"的典故,说这些土特产虽然不值钱,但情意重过珍馐美味。特别是"何用孜孜饮麋鹿"这句,意思是"何必非要追求麋鹿肉这种高档食材呢",既调侃了文人雅士追求稀罕物的风气,又突出了平凡食物的真挚情感。

全诗就像朋友间随手发的微信:"给你寄了点儿家乡土货,别嫌弃啊!"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活色生香的食物和接地气的情谊。苏轼把市井烟火写成了诗,让读者看到:最深的友情,往往藏在最普通的餐饭里。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