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孤山
孤山屹立山形孤,中流锁钥如门郛。
长江到此势一束,东去汇泽为彭湖。
湖光右射若明镜,江水左泄难方隅。
银涛漰湃地天杳,渺视万舸如群凫。
我疑禹迹亲到处,五丁策遣夷娥驱。
蛟龙窟宅一砥柱,地轴镇压分吴都。
中流遣舄事太亵,彭郎远嫁宁非诬。
古殿阴森试展拜,默见翠羽排明珠。
湘君神女例庙祀,十姨二姑何必无。
危栏下瞰不可极,浪花倒卷奔天吴。
古今茫茫忧患积,岁月忽忽江河趋。
下山击楫浩歌去,船头飒飒吹菰蒲。
长江到此势一束,东去汇泽为彭湖。
湖光右射若明镜,江水左泄难方隅。
银涛漰湃地天杳,渺视万舸如群凫。
我疑禹迹亲到处,五丁策遣夷娥驱。
蛟龙窟宅一砥柱,地轴镇压分吴都。
中流遣舄事太亵,彭郎远嫁宁非诬。
古殿阴森试展拜,默见翠羽排明珠。
湘君神女例庙祀,十姨二姑何必无。
危栏下瞰不可极,浪花倒卷奔天吴。
古今茫茫忧患积,岁月忽忽江河趋。
下山击楫浩歌去,船头飒飒吹菰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壮观的景色和作者登临时的感慨,充满神话色彩和人生思考。
开篇用"孤山屹立"突出山的孤独气势,说它像长江上的门锁一样重要。长江在这里变窄,向东流入彭蠡湖(今鄱阳湖)。湖水像镜子般反射光芒,江水奔流难以测量方向。银白浪涛汹涌澎湃,让无数船只显得像小鸭子般渺小。
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怀疑这里是大禹治水时来过的地方,可能有五丁力士和仙女娥皇女英的足迹。把孤山比作镇守蛟龙巢穴的砥柱,是支撑天地的关键。提到"彭郎远嫁"的民间传说,暗示神话故事未必可信。
在古庙祭拜时,作者联想到湘君、神女等水神,认为民间供奉的"十姨二姑"这类小神也可能存在。从高处俯瞰,浪花冲天,仿佛水神天吴在奔腾。
最后转为人生感慨:古往今来人们积累了多少忧愁,时间像江水一样飞快流逝。下山时划船高歌而去,只听见船头芦苇沙沙作响,留下无限遐想。
全诗特色:
1. 画面感极强,从不同角度展现山水壮阔
2. 巧妙融合地理特征与神话传说
3. 由景生情,从壮观自然联想到人生短暂
4. 结尾的歌声与芦苇声形成悠远意境
5. 用"小鸭子"比喻大船,突出自然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