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草行

沧洲烽火彻夜红,援师奉调来南中。援师五千马万匹,所过军营吹筚篥。

县官索草修经临,朱票纷纭远所出。家家并日办马槽,办豆事办莝草刀。

草船满满连百艘,马草积如山岳高。援师驱马江干过,馀草零星弃道左。

老农束取负担归,然草煮豆聊充饿。吏胥首告盗官货,哀哉愚民家顿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时期官府强征马草、百姓遭殃的悲惨场景,用白描手法揭露了封建统治下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六句写战争背景:前线战火连天,朝廷调来五千援兵和万匹战马。军队经过时号角声响彻军营,官府立刻发红头文件四处征收马草。

2. 中间六句写征草乱象:百姓被迫连夜赶制马槽、准备草料和铡刀。无数运草船把草料堆得像山一样高,结果军队经过时只用了一小部分,大量草料被随意丢弃在路边。

3. 最后四句写百姓悲剧:老农捡了些废弃草料回家煮豆充饥,却被小吏诬告偷盗官物,好好一个家就这样被毁了。

诗歌的震撼力在于: - 通过"朱票纷纭""草积如山"等夸张描写,展现官府劳民伤财的荒唐 - 用"余草弃道"与"煮豆充饿"的强烈对比,突出社会不公 - 结尾老农的遭遇像一记重锤,揭露了封建制度"官逼民反"的本质

诗人没有直接批判,而是用老农捡草反被治罪这个典型事例,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在腐败的统治下,老百姓连捡垃圾活命都是罪过。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比直接说教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