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湖边亭台落成的美景,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上片写景:
开篇用"修眉"比喻远山,"清镜"形容湖水,把自然景观比作梳妆的女子,显得生动雅致。接着描写堤岸柳色如烟,碧瓦朱楼倒映水中,云雾缭绕的远景与近处的春色相映成趣。最后"桃李无语,波影动兰舟"用拟人手法,让静谧的桃李与荡漾的舟影形成动静对比。

下片抒情:
由眼前美景联想到东晋谢安的隐居之志,带出"风景虽美,知音难觅"的惆怅。接着发出感叹:古往今来像我和谢公这样的贤士很多,但真正能留名青史的又有几人?最后以"喝酒解忧"作结,看似洒脱,实则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

全词亮点:
1. 写景如画:用女子梳妆比喻山水,把静态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2. 情感真挚:从赏景的愉悦,到怀古的怅惘,再到自我宽慰,情感自然流转
3. 意境开阔:将个人感受与历史人物对照,拓展了词的时空维度
4. 语言优美:不用生僻字,却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意境

这首词告诉我们:再美的风景也难消人生遗憾,与其执着于功名利禄,不如把酒言欢,活在当下。这种豁达中带着淡淡忧伤的情怀,正是打动人心之处。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