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计

燕犀冀马捲黄尘,束手苏张策事秦。
篝火宵明军晓解,大江东注帝西巡。
三秋苦雾巴中水,万古难荣白下春。
莫道偏安今日始,十年前已失都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失计》用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慨,讲述了一个国家因战略失误而走向衰败的故事。

前两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燕地的精锐部队和冀州的战马卷起漫天黄尘,但谋士们(苏秦、张仪这样的能人)却束手无策,只能向强敌秦国献计求和。这里用"束手"二字,暗指决策者的无能。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局的急转直下:夜晚军营还亮着篝火,天亮时军队却已溃散;长江水滚滚东流,皇帝却仓皇西逃。接着用"三秋苦雾"和"万古难荣"的意象,描写战败后巴蜀地区的阴郁气氛,以及故都白下(南京)永远失去的繁华。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不要以为偏安一隅的局面是今天才开始的,其实早在十年前丢失都城豳(周朝发源地,象征根基)时,败局就已注定。这里用"十年前"这个具体时间,强调战略失误的深远影响。

全诗通过战场画面、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的交织,揭示了决策失误带来的连锁反应,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暗含对现实的警示。诗人用"篝火宵明"与"军晓解"的突然转折、"大江东注"与"帝西巡"的强烈对比,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种大厦将倾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