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斋中听雨

云冷银蟾遁,香寒宝篆迟。
轻雷新破梦,好雨故知时。
池荇阴抽带,山茶暗展旗。
空阶闻夜响,楚客起题诗(清于琨康熙《常州府志》卷三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听雨的宁静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云冷银蟾遁,香寒宝篆迟"用视觉和嗅觉开篇:冷云遮月,熏香的烟气在寒夜中缓缓升起。"银蟾"指月亮,"宝篆"是盘香的美称,这两个意象既典雅又生动。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轻雷新破梦"写春雷惊醒睡梦的瞬间,"好雨故知时"化用杜甫"好雨知时节",赞美春雨及时。接着用"池荇阴抽带"写水草在暗中生长,"山茶暗展旗"写山茶花悄悄绽放,两个"暗"字巧妙呼应,展现植物在雨夜无声生长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空阶闻夜响,楚客起题诗"点明主题:诗人在空寂的台阶上聆听雨声,作为客居他乡的游子(楚客),被雨声触动而起身作诗。这里的"楚客"既可能是实指,也暗含文人漂泊的典型意象。

全诗通过"听雨"这一日常小事,串联起云月、熏香、春雷、夜雨、水草、山茶等意象,在静谧中捕捉自然的生机,最后落笔于文人即景赋诗的情怀。诗人将视觉、听觉、嗅觉交融,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春雨夜特有的朦胧美与生命力,展现了传统文人善于从平凡事物中发现诗意的特质。

李详

邵武军光泽人,字自明。李诰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善属文,议论纯正。屡知浔州,立学校,革夷俗。官终大理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