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心怀壮志,却又对现实感到迷茫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坎壈乾坤志,苍茫宇宙身"展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胸怀天下,志向远大;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在这浩瀚宇宙中如此渺小。这种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了作者的处境。"十年犹铩翮"说自己像折翼的鸟,多年不得志;"尺泽岂游鳞"比喻自己像困在小水洼里的鱼,无法施展抱负。"汗简时钻蠹"用蛀虫啃书来表现自己仍在坚持钻研学问;"斯文企获麟"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但忧来日少,沧海阔无津"是点睛之笔:作者担忧时光飞逝,而自己仍像面对无边大海却找不到渡口的人,暗示前路迷茫却又充满期待。
全诗通过鸟、鱼、虫等意象,将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坚持理想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精神追求。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