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引之知随州

儒者之馀事,缵言以为文。
古人尝有言,文章能润身。
君昔在闾里,诵习殊精勤。
浮俗志莫夺,翩然曳儒绅。
稍长取乡贡,谦抑愈恂恂。
蹉跎二十年,贤名只如新。
昨欲就常选,懒看曲江春。
同辈争劝留,颜色自欣欣。
入仕非一路,期以泽吾民。
我志乃在此,科甲真浅论。
铨试出绪馀,冀马竟空群。
楚邦非险远,民风更清淳。
宋贤读书处,遗迹想应存。
此地初为守,平生志方伸。
三年成美政,吾老犹当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史引之的读书人,从寒窗苦读到当官为民的故事,展现了传统儒生的理想追求。

全诗分四个部分:
1. 读书时光(开头到"翩然曳儒绅")
写史引之从小刻苦读书,不受世俗诱惑。用"诵习殊精勤"形容他学习认真,"浮俗志莫夺"说他意志坚定,像穿着儒生衣袍的翩翩君子。

2. 科举之路("稍长取乡贡"到"科甲真浅论")
讲他考中乡贡后依然谦虚,虽然等了二十年才做官,但名声一直很好。别人劝他留在京城,他却说"入仕非一路,期以泽吾民",当官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造福百姓。

3. 为官抱负("铨试出绪馀"到"遗迹想应存")
写他被派到随州(今湖北)当官。用"冀马竟空群"比喻他才能出众,说随州民风淳朴,还有宋代贤人的遗迹,暗示这是个能施展抱负的好地方。

4. 殷切期望(最后四句)
作者表达对史引之的期待:希望他三年任期内做出政绩,等自己老了还能听到他的好消息。"平生志方伸"点明这是实现理想的好机会。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懒看曲江春"这样生动的细节,表现主人公不慕繁华的性格
- 通过"民风更清淳""宋贤读书处"等描写,把普通赴任写得充满理想色彩
- "泽吾民""美政"等词展现了古代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像长辈叮嘱晚辈般亲切自然

全诗塑造了一个有操守、有抱负的儒官形象,传递了"读书不为功名为百姓"的正能量思想,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