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

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

现代解析

《远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水边的宁静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开头两句“渺渺浸天色,一边生晚光”写的是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水面映照着傍晚的霞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感觉。

接下来的“阔浮萍思远,寒入雁愁长”通过浮萍和秋雁的意象,表达了漂泊和思乡的情绪。浮萍随波逐流,象征游子无根;大雁南飞,寒意渐浓,更添愁绪。

“北极连平地,东流即故乡”是诗人的感慨:往北看是平坦的大地,而东流的河水仿佛能带他回到故乡。这里既有对远方的眺望,也有对归家的渴望。

最后两句“扁舟来宿处,仿佛似潇湘”写诗人乘着小船停泊,眼前的景色让他恍惚间觉得像是到了潇湘(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遥远而诗意的地方),进一步烘托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漂泊的孤独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传达了游子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