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报恩寺塔

长干禅塔逼苍冥,偶共登临似玉京。
竹叶酒杯光禄宴,杏花潭水曲江情。
上方象纬相摩荡,下劫楼台几废兴。
为问前朝僧细说,迢迢西望倚虚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上报恩寺塔时的所见所感,既有眼前景色的壮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高耸的报恩寺塔直逼云霄,与友人同登此塔,仿佛置身仙境。"玉京"是道教传说中的仙都,这里用来形容塔的高耸和景色的超凡脱俗。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竹叶酒杯"和"光禄宴"代表世俗的宴饮之乐,"杏花潭水"和"曲江情"则暗指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诗人站在塔上,仰望星空("象纬"指星辰),俯瞰人间楼台,感叹人世间的兴衰更替。

最后两句最为深沉。诗人请寺中僧人讲述前朝往事,自己则倚着栏杆向西眺望。这里的"西望"可能暗含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迢迢"二字既写空间距离之远,也暗指时间跨度之长。

整首诗巧妙地将空间的高远与时间的悠长相结合,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生动描绘,又包含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这一简单举动,引发了对人生、历史的哲学思考,展现出开阔的胸襟和深邃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