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闲适场景,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反思。
前两句"为爱泉声涤垢思,不簪不履坐厜"写得很生动:诗人因为太喜欢听泉水的声音(这声音能洗净心中的烦闷),所以连头发都不梳、鞋子也不穿,随意地坐在山崖上。这种不修边幅的状态,恰恰展现了他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中的自在。
后两句"山庄曾学斯人听,却愧中涓供奉随"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曾经也模仿过这种隐居山林听泉的生活方式,但惭愧的是自己始终无法像真正的隐士那样彻底放下世俗身份("中涓供奉随"暗示他还有官职在身)。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不簪不履"这样生活化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忘我投入自然的状态 2. 通过泉水"涤垢思"的比喻,把自然景物和心灵净化联系起来 3. 最后坦诚的自省让诗歌更有深度,不是单纯的风雅,而是真实呈现了古代文人"身在庙堂,心向山林"的矛盾心理
这种既向往隐逸生活,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的矛盾,其实和现代人渴望逃离城市、又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的心理很相似,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