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善权寺石壁

四周寒暑镇湖关,三卧漳滨带病颜。
报国虽当存死节,解龟终得遂生还。
容华渐改心徒壮,志气无成鬓早斑。
从此便归林薮去,更将馀俸买南山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历经沧桑的官员在退休之际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开头两句"四周寒暑镇湖关,三卧漳滨带病颜"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勾勒出作者多年奔波劳碌的官场生涯。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暗示岁月的流逝;"镇湖关"和"漳滨"两个地名的转换,展现了他为官期间频繁调动的工作状态。而"带病颜"三个字,则生动地刻画出他积劳成疾的身体状况。

中间四句是作者对仕途生涯的总结与反思。"报国虽当存死节"表明他始终怀有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但"解龟终得遂生还"又透露出对终于能够卸下官职、平安归隐的欣慰。这种矛盾心理在"容华渐改心徒壮,志气无成鬓早斑"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容颜老去但壮志犹存,头发斑白却抱负未酬,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两句"从此便归林薮去,更将馀俸买南山"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新规划。他决定告别官场,归隐山林,用积攒的俸禄购置南山,过上闲适的隐居生活。这里的"南山"既是实指归隐之地,也暗含了长寿安康的美好寓意。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将一位官员从壮志凌云到看淡名利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诗中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接受,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很容易引起读者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特别是最后归隐南山的决定,传递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