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细腻的观察。
开头两句写梅雨停歇、春天过去后的景象:斑鸠忙着喂小鸟,呼唤伴侣,就像普通人家夫妻一起照顾孩子一样,把鸟儿的活动写得特别有生活感。
中间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花草树木:凋谢的野花像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褪了色,路边的柳条像姑娘刚描画过的浓眉。新竹笋脱去部分笋壳,像瘦高的少年,带着露水的花香悄悄飘进书房的窗户。这些描写把植物都写活了,特别生动。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早晨阴云密布让人发愁,但麦田里吹来的风又让人忍不住想舒展身体。这种又愁又喜的矛盾心情,正是春夏之交人们常见的感受。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的田园风景画,有声音(鸟叫)、有颜色(红花翠柳)、有气味(花香)、有触感(风吹),把普通农村景色写得清新动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让读者能感受到他闲适又略带忧郁的心境。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