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白马篇
骏马生代北,少年出幽并。
结束各光采,指顾风云生。
朝游属玉观,夕宿卫承明。
身逐孤儿队,名隶羽林兵。
行行南山猎,意气何纵横。
苍隼决云来,飞矢逆风鸣。
大泽鹴鹄遒,深雪狐兔惊。
回瞻鹳雀门,突兀与云平。
鞍马倏来归,势若浮烟轻。
昨夜羽书至,贰师出边庭。
上马别妻子,鸣镝追前旌。
旧随冠军伍,复此河源行。
大漠少行人,深谷多鼯鼪。
朝饮沙上泉,夕戍云间城。
左顾疏勒服,右盼伊吾清。
无令都护将,关外独声名。
结束各光采,指顾风云生。
朝游属玉观,夕宿卫承明。
身逐孤儿队,名隶羽林兵。
行行南山猎,意气何纵横。
苍隼决云来,飞矢逆风鸣。
大泽鹴鹄遒,深雪狐兔惊。
回瞻鹳雀门,突兀与云平。
鞍马倏来归,势若浮烟轻。
昨夜羽书至,贰师出边庭。
上马别妻子,鸣镝追前旌。
旧随冠军伍,复此河源行。
大漠少行人,深谷多鼯鼪。
朝饮沙上泉,夕戍云间城。
左顾疏勒服,右盼伊吾清。
无令都护将,关外独声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少年从军报国的热血故事,充满豪迈的英雄气概和边疆风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少年英雄的形象
开篇用"代北骏马"和"幽并少年"两个典型意象,立刻勾勒出北方男儿英姿飒爽的形象。少年穿着光鲜的军装("结束各光采"),一个眼神就能搅动风云,白天在皇家宫苑执勤,晚上守卫皇宫,展现出禁卫军的威风。
2. 狩猎练兵的日常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军营生活:在南山打猎时箭术高超,能逆风射中飞鸟;在大泽雪原追捕猎物,惊起狐兔四窜。特别是"苍隼决云来"这个画面,既写实景又暗喻少年如雄鹰般勇猛。当他们在鹳雀门下休整时,高大的城门与云齐平,衬托出军人的伟岸。
3. 出征边关的壮志
后半段笔锋突转,紧急军情打破了平静生活。少年连夜告别妻儿("上马别妻子"),跟随部队开赴西域。诗中提到的疏勒、伊吾都是真实边城,通过"大漠少行人""深谷多鼯鼪"的艰苦环境描写,反衬军人"朝饮沙上泉,夕戍云间城"的坚韧。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好男儿不该只让将领扬名,自己也要在边关建功。
全诗像一组动态镜头,从京城到边塞,从日常训练到紧急出征,充满画面感和节奏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少年意气——没有对战争的恐惧,只有建功立业的渴望,这种纯粹的英雄主义情怀正是边塞诗最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