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泊吴门寄友

尊酒旗亭说旧游,重来茂苑又深秋。
烟霞静锁诗人屋,风雨常欺倦客楼。
独雁叫群天漠漠,蹇驴畏滑路悠悠。
相思清夜黄花老,一盏寒灯万斛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诗人独自漂泊在外、思念友人的孤寂场景。

开篇用"尊酒旗亭"的聚会回忆带出对往事的怀念,就像现代人翻看老照片回忆过去一样。第二句"重来茂苑又深秋"点明时间地点,用"又"字暗示这种漂泊不是第一次,有种无奈的重复感。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孤独:烟霞笼罩着诗人的小屋,就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风雨拍打着旅人住的破旧客栈,仿佛连天气都在欺负漂泊者。孤雁的哀鸣和瘸驴怕滑的蹒跚,都是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这些动物形象让孤独感更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把情绪推向高潮:在清冷的夜晚思念友人,看着凋谢的菊花,一盏昏暗的油灯就能勾起万千愁绪。"万斛愁"这个夸张的比喻,把无形的愁绪变得像可以丈量的实物,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内心沉重的忧郁。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可见的景物——烟霞、风雨、孤雁、瘸驴、残菊、油灯——编织出一幅浸透孤独的秋夜图,让每个有过思乡或思念友人经历的现代人都能产生共鸣。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愁",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愁绪,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更有力量。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