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二 水亭观白莲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水亭赏白莲的清新画面,充满仙气与闲适感。

上片(前半部分)像用镜头带我们游览荷塘:
- 开篇写划着小船进入银光闪闪的荷塘深处,"棠舟兰桨"这些精致船具暗示主人公的雅兴。
- "四面花光同一色"展现白莲铺满水面的壮观,白鹭相伴更添野趣。
- 把白莲比作穿着薄纱跳舞的仙女("霓裳舞"),晚风中莲花与凉月作伴,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

下片(后半部分)聚焦莲花的动态美:
- "仙子凌波"的比喻让静止的莲花活了起来,"憨无语"写出莲花娇憨可人的神态。
- 野风吹拂时,莲香飘到水边庙宇,画面有动静结合之美。
- 最后转到人的活动:吃着脆藕、品着冷酒、听着少女们唱歌,暑气就在这悠闲时光中消散了。

全词妙在:
1. 通感运用:把莲香写成可以"泄"的液体,把暑热写成能"消尽"的实物
2. 双重主角:既是写莲花,也是写赏莲人的惬意生活
3. 色彩控制:全篇以素白为主色调(白莲、银塘、凉月),只在结尾用"藕雪"点出一点嫩粉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荷塘纪录片,既有大场景也有特写镜头,最后定格在人们享受自然的温馨画面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