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安石榴赠刘孝威诗

中庭有奇树,当户发华滋。
素茎表朱实,绿叶厕红蕤。
既标太冲赋,复见安仁诗。
宗生仁寿殿,族代河阳湄。
有美清淮北,如玉又如龟。
退书写虫篆,进对多好辞。
我家新置侧,可求不难识。
相望阻盈盈,相思满胸臆。
高枝为君采,请寄西飞翼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庭院中的石榴树,通过石榴树的美引出对友人刘孝威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诗的开头先描写石榴树的美丽姿态:它生长在庭院正中,对着门户绽放繁茂的花朵。白色的枝干托着红艳的果实,翠绿的叶子衬托着红花。这里用"素茎""朱实""绿叶""红蕤"等色彩鲜明的词语,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接着诗人联想到历史上两位著名文人都曾描写过石榴树:左思(太冲)在《三都赋》中赞美过它,潘岳(安仁)也在诗篇中歌咏过。这说明石榴树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诗人还提到石榴树生长在仁寿殿旁,繁衍在河阳水边,暗示这棵树来历不凡。

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赞美友人刘孝威。把他比作淮北之地的美玉和灵龟,称赞他书法精妙(能写虫篆体),文采斐然(应对时妙语连珠)。"我家新置侧"以下几句,表达虽然两人住处相近,却因故不能常相见,只能将满腹思念寄托在这棵石榴树上。

最后诗人采下高枝上的石榴,想托西飞的鸟儿带给友人。这个结尾既浪漫又深情,把对友人的思念具象化为可以传递的果实,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触可感。

全诗以石榴树为线索,将写景、用典、抒情巧妙融合,展现了六朝文人优雅含蓄的表达方式。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挚的友情:看到美丽的石榴树就想起才华横溢的朋友,想把最好的果实送给他,这种纯粹的情感跨越千年依然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