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四咏 其三 鸟声

一鸟不鸣山可怜,更怜鸣鸟过檐前。友声信有如莺语,喜报曾闻是鹊传。

南国音成非别调,北窗梦醒正閒眠。近来习静心初定,独把无声寄五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幽静山居中听鸟鸣的感受,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鸟鸣:山中没有鸟叫显得冷清,但鸟儿从屋檐前飞过时的鸣叫又让人欢喜。这里通过"可怜"和"更怜"的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感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鸟鸣:像黄莺般悦耳动听,像喜鹊报喜般令人欣喜。南方的鸟鸣自成曲调,诗人在北窗下醒来时正好听到。这些描写把普通的鸟鸣写得生动有趣,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近来修习静心,已经能保持平和心态。虽然独自弹琴(五弦琴),但琴声无声胜有声,暗示他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里"无声"不是真的没有声音,而是指内心超脱的状态。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日常的鸟鸣声,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通过静修达到的心灵宁静。最妙的是把"无声"和"琴声"结合,传递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0